回顾过去 10 年行动产业领航者的发展,可以见证多少精彩的技术创新?以 Samsung Galaxy 系列而言,它重新定义智慧型手机荧幕的沉浸体验,协助用户完成更多使命并拓展视野;卓越的技术,让用户与装置维持长时间串连、获得更严密的安全防护,并提升使用舒适度;同时也带来了软体与相机创新,一次又一次突破行动装置的技术疆界。
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下来就带大家细数过去十年 Galaxy 系列重新定义智慧型手机体验的各项领先创新。

1. AMOLED荧幕
首次亮相:Galaxy S (2010年)



Samsung 率先将 Super AMOLED 荧幕导入智慧型手机,让突破性的 AMOLED 技术成为业界标配,并为大荧幕智慧手机的新纪元铺路。
Galaxy S10 系列的 Dynamic AMOLED 荧幕,将 Samsung 装置的沉浸观赏体验,再次提升至全新境界 ( DCI-P3 色域表现能达到 100% Mobile Color Volume ),峰值亮度达 1,200 尼特,不需加装滤光片,丝毫不影响画质表现,同时减少对人眼有害的蓝光,让眼睛更加舒适。这些来势汹汹的强悍规格,加上支援 HDR 影片的次世代开放标准 HDR10+,让 Samsung 最新的智慧型手机,带来精湛的画质表现,唯有亲眼目睹,才能心领神会。
2. S Pen
首次亮相:Galaxy Note (2011年)



Samsung 自 Galaxy Note 系列,即不断推出各式各样的直观工具,协助用户提升商务生产力。其中的灵魂要角,就是该系列的指标性手写笔:S Pen。
每一代的 Note 都会为其指标性的 S Pen 注入新意,带来全新的便利功能;举例来说,S Pen 自 Galaxy Note7 (小编注:也就是后来的 Note FE)开始搭载电磁共振 (EMR) 技术,使 S Pen 与其所属的装置彼此串连,而不需仰赖于静电-这表示 S Pen 功能不受水影响。
此外,第一代 Galaxy Note 的 S Pen 直径达 1.6mm,支援 256 级压感,而去年推出的 Galaxy Note 9 系列,S Pen直径仅0.7mm,支援4096级压感,为用户带来流畅逼真的书写体验,就像真的笔一样。
此外,Galaxy Note9 所搭载的 S Pen,也是至今功能最多的一款手写笔,它支援蓝牙低功耗(BLE)技术,可让用户自行设定点击的操作功能,与Note粉丝最喜爱的功能深度整合。
3. Samsung Knox
首次亮相:Galaxy Note3 (2013年)



Samsung 的全方位安全平台 Samsung Knox ,于制造阶段即内建于 Samsung 智慧型手机、平板和穿戴式装置中,为 Galaxy 装置用户提供一个既简单又安全的环境,用于储存和管理重要资料。
Samsung Knox 自推出以来,已为无数的 Galaxy 用户带来严密的安全守护,防止应用程式与照片等资料,遭到恶意软体、病毒和其他威胁的入侵。它采用多层级的防护技术,从晶片组到作业系统,再到应用程式。在Knox的保护下,用户的所有数据都受到安全加密、保管与完全隔离,放在装置上的专属安全空间,以保护资料的隐私性。
IT 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不遗余力树立 Samsung 在安全防护领域的业界领导地位,如今,透过让企业与个人用户备感安心,以及更高安全性的各项升级与改良,Samsung 继续强化并丰富 Samsung Knox 的技术实力。
4. 生物特征验证
首次亮相:Galaxy S5 (2014年)



谈到坚不可摧的安全性, Samsung 在过去十年来,透过生物特征验证技术的最新进展,不断强化 Galaxy 系列产品的安全性,为用户提供保护装置和个人资料的工具。
Galaxy S5 和 Galaxy Note4 二款装置,是该系列首波导入生物特征验证技术的产品,将指纹扫描器嵌入首页键下方。不久之后,Samsung 陆续推出虹膜和脸部扫描技术,进一步壮大其生物特征验证阵容。
Galaxy S10 系列透过整合至萤幕的超声波指纹扫描器,并利用超声波来辨识用户实体指纹的真实与3D轮廓,带来优于 2D 图像识别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生物身份认证的便利性。
5. IP68防尘防水
首次亮相:Galaxy S5 (2014年)



Galaxy S5 是首款达到 IP67 防尘防水国际标准的 Galaxy 系列装置。后续推出的 Galaxy S7 更进一步达到 IP68(²) 级等,是该认证中的最高级等,这表示 Galaxy 手机可以防泼溅,并经得起暴风雨考验,让用户备感安心。
采用这项技术之前,当装置处于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它们面临了较高的硬体侵蚀风险,并会发生电气短路。而在 Samsung 技术的加持下,即使处于潮湿的环境,用户仍可以安全的使用装置。
这项卓越的耐用性标准,现已成为 Galaxy 旗舰装置的基本规格。这是 Samsung 为用户作出的承诺,确保旗下装置能陪着他们上山下海,满足他们的任何使用需求。
6. 无线充电
首次亮相:Galaxy S6 (2015年)



自无线充电技术问世以来,Samsung 一直位居技术创新的领航者,不断精益求精、开启全新纪元,用户只需将手机轻轻放在充电板上,即可补充满满的电力。
Samsung 首次将无线充电技术导入 Galaxy S6 中,开启 Galaxy 系列之先河,接着藉由 Galaxy S10 系列所搭载的无线电力分享技术,将无线充电技术推向新的高度,让用户透过 Galaxy S10 系列所支援的 Fast Wireless Charging 2.0 技术,将该装置的满满电力分享给其他人。现在,最新报到的 Galaxy 系列生力军,不仅具备无线充电能力,还能为其他装置无线充电,包括 Qi 认证(¹)的智慧型手机和穿戴式装置。
7. Samsung Pay
首次亮相:Galaxy S6 (2015年)



简单、安全,且畅行全球的付款方式,Samsung Pay 已迅速成为消费者最信赖的行动支付平台。
Samsung Pay 首见于 Galaxy S6 系列,同步支援近场无线通讯(NFC)技术与磁条感应(MST)技术。 Samsung Pay 透过三层安全关卡,保障付款的安全性:指纹或虹膜辨识的生物特征认证、加密代码凭证(³)、以及 Samsung 的国防级安全平台 Samsung KNOX。
Samsung Pay 目前畅行全球六大洲,且市场版图逐年增加中,该服务的快速成长与规模扩张,为行动支付的生态掀起改头换面的革命。截至 2018 年 8 月底,Samsung Pay 已在全球 24 个国家上线,累计超过 13 亿笔交易。
8. Infinity Display
首次亮相:Galaxy S8 (2017年)



Samsung 在 2017 年推出无边际荧幕 (Infinity Display),为荧幕设计写下历史新页,承袭 Galaxy Note edge 全球首款曲面萤幕的设计底蕴,带来更宽广的萤幕与更佳的握持感。
无边际萤幕采用极窄边框、双曲面设计,带来左右无限延伸的开阔感受,让用户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并完成更多任务。纯净无死角视觉设计,展现精湛的工艺美学,带来 Galaxy 装置一贯卓越的视觉体验。
于 Galaxy S8 首次亮相后,无边际萤幕即成为三星旗舰机型的标志性配备。Samsung 每年为该款荧幕注入进化,使其一代比一代令人惊艳,并不断提升萤幕占比,让用户尽情沉浸于画面情境中。 Galaxy S10 系列所搭载 的Infinity-O O 极限全萤幕,展现该系列史上最具沉浸感、先进与革命性的萤幕规格。
9. Bixby
首次亮相:Galaxy S8 (2017年)



与 Galaxy S8 同步登场的 Samsung 扩充式 AI 平台—— Bixby,是专为用户打造的个人化、智慧化、直观 AI 助理。
Samsung 持续以绝佳的便利功能,强化旗下 AI 平台的技术实力,为用户节省宝贵的时间,并使他们的生活化繁为简。现在,Samsung 还为用户推出 Bixby Marketplace ,这是一个全新的生态系资源市集,汇集了专为 Bixby 而客制化的第三方服务-称为「capsules」,让用户透过 Bixby 的协助而完成更多任务。
10. 专业级相机(智慧双光圈)
首次亮相:Galaxy S9 (2018年)
智慧型手机用户引颈期盼 Galaxy 系列的诸多创新,尤其是装置的相机镜头。该系列近期为旗舰机型注入的双光圈(Dual Aperture) 技术,堪称 Samsung 引领相机技术创新的绝佳典范。
Samsung 在 Galaxy S9 引进该项技术,使该装置成为首款搭载智慧双光圈的智慧型手机。简而言之,该技术使相机能够随着环境照明而自动调整光圈,发挥人眼瞳孔般的调节作用。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它采用结合 F1.5 与 F2.4 的双光圈设计。处于黑暗环境时,它能增加进光量,反之则减少进光量,以减少照片失真并获得鲜明、锐利的成像,不论白昼或黑夜、不论身在何处,随手一拍,尽是精彩。
Galaxy S10 相机配备智慧软体和专业镜头,透过前所未有的超广角 123° 全景镜头,让用户完整捕捉眼前所见世界,拍出大师级的照片和影片。



- Qi 是无线充电的开放介面标准,由无线电力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所制定。无线电力联盟是一个由装置、配件制造商等共同组成的产业组织。
- IP68 认证系指装置在固体防护方面达到6级标准(以0-6 级标示,其中6级为最佳表现),置于水深 1.5 公尺处长达 30 分钟时,其防水性能达到 8 级标准(以0-8 级标示,其中8级为最佳表现),不建议在海滩或游泳池使用。接触液体时,建议立即冲洗残留物,接着静置干燥。
- 加密代码凭证是为交易产生虚拟资讯的过程,并不会将金融资讯储存在装置上,为用户的金融资讯带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