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刚结束的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半场)亮相了三款小米 11 系列的机型,其中大杯 11 Pro 剑指“安卓机皇”宝座,超大杯 11 Ultra 更是意图成为“安卓之光”!下来就看看这三款手机具备哪些特色吧!
小米 11 Pro

小米 11 Pro 同样配有 6.81″ 原色屏,采用 Samsung E4 AMOLED 材质,保留了大部分小米 11 的卖点,包括 2K 分辨率、120Hz 屏幕刷新率等等。。。同样获得 DisplayMate A+ 评级。小米 11 Pro 的屏幕峰值亮度达到 1700nits,还加入了 Dolby Vision (杜比视界)、全链路 HDR10+ 及 4 档自适应刷新率。
为了兼顾续航、充电效率及手机的尺寸/体积,小米将过往在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硅氧负极电池”技术,融入 11 Pro 里,得以提升电池能量的密度,在同体积下实现更大的电池容量同时拥有快充。让小米 11 Pro 在 8.5mm 厚度的机身容纳 5000mAh 的电池,续航表现对比其他主流旗舰手机也是相当亮眼。
同时,小米 11 Pro 还支持 67W 有线及无线快充。是的,你没看错,这款手机的有线和无线充电的功率是一样的,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两种方式都能在接近 36 分钟充满。
为了给小米 11 Pro 带来最佳的无线充电体验,小米 11 推出了新的 80W 无线充电底座。凭借内置双充电线圈的设计,将手机横竖放在底座上都能进行充电,满足边冲边追剧的需求。这个无线充电搭配 120W 充电器售价为 ¥499 (≃RM315) 。
当然,为了“响应环保”(呵呵),小米 11 Pro 分为不带数据线和充电器的“标准版”,以及带有原价 ¥129 元小米 67W 充电器的“套装版”,两个版本价钱一样,可说是加料不加价。而偏好无线充电的朋友仅需额外 ¥199 (≃RM125) 元就能够的带 80W 无线充电底座版本。
之前小米 11 使用体验上小编就表示在拍摄的升级力度较小,果然小米把底牌都留在 Pro 及 Ultra 版本(这款待会儿说)。小米 11 Pro 的三颗镜头分别为:
- 50MP 主镜头 (Samsung GN2 | 1/1.12″ 大底 | f/1.95 )
- 13MP 超广角 (123° / f/2.4)
- 8MP 潜望式长焦镜头 (50×潜望式 | 10×混合光学 | 5×光学)
其中 50MP 主镜头首发 Samsung GN2 感光元件,尺寸达到惊人的 1/1.12″,已经相当接近 Sony RX 黑卡相机。
在结合像素四合一输出 2.8μm 的单颗融合大像素,弱光环境拍摄成像更加纯净,同时还有“全向8核对焦”技术提升对焦速度。小米 11 Pro 加入双原生 ISO Fusion 超高动态范围,在逆光场景高光不过曝,暗部也依旧清晰。
视频拍摄方面,小米 11 Pro 最高支持 8K 24FPS 的 HDR10+ 录制,也能在最高 1080P 解析度下拍摄 1920fps 慢动作视频(慢动作视频的演示挺疗愈的,建议大家看看~)。
在上面小米 11 Pro 视频拍摄你有没有注意到小米 11 Pro 不只是上山,还下海了?是的,这次小米 11 Pro 支持 IP68 等级防尘防水(终于!),可在最深 1.5 米的水下停留时间最长可达 30 分钟。
为了提高手机的水性,小米加入了“高透泄压阀”技术,这项从专业潜水手表提取灵感的技术能在不漏水的情况下让空气流通,平衡汲取小灵感,只透气不透水,平衡手机内外压力强度的平衡,详细说明大家可以参考以下的说明。
不过要提醒各位,IP68 的加入是降低手机受潮损坏的几率,并不是让各位为所欲为,而且并非永久有效,各位使用上还是要多加注意咯!
毫无疑问,小米 11 Pro 搭载高通骁龙 888 芯片,然而不少朋友都表示在搭载同一颗芯片的小米 11 上表现得相当“热情”,对于需要长时间高性能输出的场景如原神体验就不是那么好,而且握感也不是很舒服。那为了进一步抑制这颗火龙,小米 11 Pro 内置了“全相变散热技术”,散热效果提升 100%!
售价方面,小米 11 Pro 从 ¥4999 (约 RM3155)起,最高 12+256 版本售价 ¥5699 (约 RM3597),定于 29 日晚间开始在中国开启预定。小米 11 Pro 共有黑色、绿色及紫色可选(这次命名挺简单粗暴的)。

小米 11 Ultra

接下来登场的“超大杯”小米 11 Ultra 可是冲着“安卓之光”之名而来,背面硕大的相机模组设计也相当具辨识度,这也是 Ultra 和 Pro 之间最大差异之处,就先来讲讲超大杯的拍摄吧。



小米 11 Ultra 配有 50MP 主镜头 + 48MP 超广角镜头 + 48MP 潜望式变焦镜头。其中主镜头部分与 Pro 采用 Samsung GN2 感光元件,而超广角镜头及变焦镜头则采用 Sony IMX 586 镜头,三颗强劲的镜头实现了“全主摄全8K”拍摄系统。
除了大尺寸感光元件外,小米 11 Ultra 加入了“夜枭算法”,据说手持拍照超越长曝30 秒画质水准,另外还有 dToF 对焦技术,大幅提升手机在昏暗场景的对焦能力。
当然,还少不了和 Pro 一样的双原生 ISO Fusion 超高动态范围以及”全链路HDR10+”,带来从拍摄、处理到显示,全程高动态色彩的体验。
而潜望式长焦镜头具备支持 5× 光学变焦、10× 混合光学变焦及最高 120× 数码变焦。带有 OIS 光学防抖,提高拍摄成片率。不过虽然拥有 120× 变焦能力,不过就官方的演示看来, 50× 对于清晰度已经算是极限了。
另外为了展示小米 11 Ultra 强劲的暗光拍摄能力,小米还特地拿来了 Sony RX 系列黑卡相机做对比,还相当有信心地呼吁各位也拿两台机器在不同场景下对比。不过小编对这个部分有所保留,毕竟发布会上演示的时间相当短,对比的场景非常的不全面,各位不如留意留意 YouTube 上科技博主的全面实测吧!
拍摄模式上,除了常见的多摄同开、音源变焦、运动抓拍、1920fps慢动作视频外,小米 11 Ultra 及 Pro 都加入了“多机联录”功能,就是让两台手机同时联动起来进行拍摄。这个功能还是相当抽象,官方有提但没有一个具体的演示视频,日后再给大家补上吧。
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占据差不多相机模组 1/3 的显示屏?这块屏幕不止在主屏幕朝下时能显示电量、时间,它还是块触控屏,还能用来接电话。
另外若是追求最好的自拍画质,这块小小的屏幕也能成为取景器,让使用者透过主镜头完成自拍,而且借助大感光元件的特性,自带背景虚化效果更加真实,凸显拍摄主角。最后,在低电量时候还能启动极限模式,主要功能全副屏幕完成,实现 10% 电量待机 55 小时。
小米 11 Ultra 和 Pro 在其他方面几乎一致,包括 6.81″ 2K AMOLED 屏幕、5000mAh 硅氧负极电池 + 67W 有线/无线充电、高通骁龙 888 芯片及 IP68 防尘防水功能,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售价方面,小米 11 Ultra 从 ¥5999 (约 RM3790)起,最高 12+512 版本售价 ¥6999 (约 RM4225),同样定于 29 日晚间开始在中国开启预定。配色则有共有陶瓷黑及陶瓷白,另外还有大理石纹理特别版。


小米 11 青春版
最后登场的小米 11 青春版主打轻薄机身,官方说是“为年轻人重新设计”,不过在小编来看更像是针对女性消费者推出的产品,怎么说呢?看下去就知道咯!


11 青春版共有多彩的配色,同时重 159g,机身厚度仅 6.81mm,比“轻装上阵”的小米 11 还来得薄约 15%。纤细的机身还塞下立体声扬声器及 4250mAh 电池,支持 33W 快充。
手机的正面配有 6.55″ AMOLED 直屏,支持 90Hz 屏幕刷新率及 240Hz 触控采样率,另外 10 亿色彩显示、HDR10+ 及 Dolby Vision 一个都没少(小米 11 反而没有 Dolby Vision?)。
小米 11 青春版配有 64MP 主镜头 + 8MP 超广角 + 5MP 长焦微距镜头,支持最高 4K 30fps 视频拍摄。前置镜头则为 20MP。
小米11青春版首发高通骁龙 780G 芯片,这颗芯片采用 5nm 工艺制成,还有与高通骁龙 888 同样的 A78 CPU 架构及 ISP 图像处理器。安兔兔跑分高达 56 万分,性能不容小觑。
小米11青春版 8+128 版本售价 ¥2299 (约 RM1455) 起;高配 8+256 则售价 ¥2599(约 RM1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