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来临之际发布的 POCO F3 博得不少关注及讨论,毕竟作为 POCOPHONE F1 的继承人,在 RM1700 内就能享有高通骁龙 870 及最新的 E4 AMOLED 屏幕,再次凭借性价比的优势,在首发不到半天就被抢购一空,其吸引力可见一斑。
那究竟这款手机整体的体验如何?是不是在某些方面”动了刀“,才得以玩转性价比?一起来看下去吧!

屏幕&音效
POCO F3 这块 6.67″ 屏幕集结了 120Hz 刷新率/360Hz 触控相应、 E4 AMOLED 发光材质、HDR10+、MEMC 动态帧率补偿等特点,称作”最贵的直屏”也不为过,综合来看没有明显的短板;而侧看时的彩虹纹说真对我来说不是非常明显,况且多少人用手机时是侧看屏幕而不是直接从正面看的呢?我想太过于纠结这点算不算鸡蛋里挑骨头?
关注小编的朋友都知道个人向来对挖孔/刘海非常感冒,但在近年来推出的手机几乎都采用这样的方案来达到更高的屏占比,但不得不说较小的前镜头挖孔的存在感更低,且真彩显示让让整体观感啥更加舒适。

不少人却吐槽 POCO F3 不支持屏下指纹,显得不够“旗舰“,这款手机位于侧边的电源键同时兼任指纹解锁的用途。小编早前已多次提到实体指纹键相比屏下指纹的优势,再加上 POCO F3 的电源键加入了快捷功能,让使用者设置在点击两下快速启动相机、手电筒、截屏、显示通知栏等等等等,在单手操作时的方便性可说是提升了不少。
不知道高科技或是实用性,大家会怎么抉择呢?



拍摄
POCO F3 “仅”为三摄镜头组合,分别为:
- 48MP 主镜头 (IMX582 感光元件/ f1.79 / 像素四合一)
- 8MP 超广角 (f2.2)
- 5MP 长焦微距镜头 (f2.4)

就目前许多中端机均配有四颗镜头,POCO F3 的三摄组合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但若仔细看大多数手机的第四颗镜头更多时候只是厂商让消费者有一种“我付得少,但得到更多(镜头)”的宣传手法,在一开始拿到手机会调用试拍后,大多数拍摄时的存在感几乎为零,沦为徒增成本的“凑数镜头”。
F3 上能够在同价位内带来顶级的显示及性能体验,我想多少与避开”凑数镜头“有关联。说了那么多,POCO F3 的拍摄表现如何呢?
中规中矩。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POCO F3 在细节还原方面表现得可圈可点,尤其是上图中花瓣的纹理依旧保留得相当好。而 HDR 在怒对阳光时(图2)也发挥作用,不至于让天空一片惨白。色彩还原接近实物。
拿到了比较幽暗的场景或是夜间,POCO F3 拍摄就稍微显得力不从心,在手持夜景模式面对 POCO X3 NFC 处于下风。POCO F3 能保留的细节较少,且呈现浓厚的“加工”感。
至于超广角镜头,在夜晚的拍摄表现就不尽人意,强烈建议开启超广角夜景模式。没错, POCO F3 的超广角镜头加入了夜景模式!)
综合来看,我想 POCO 团队决定这款手机的成本时对相机“下了重手”。日间的表现属正常发挥,但很不幸地被夜间的拍摄效果就拉低了平均值。希望后期能透过系统更新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补齐拍摄方面的短板。
续航

手机本身支持 33W 功率的快充,在基本在一个小时内。对了,充电器和数据线都有橙色的涂装不禁让人联想到是否必须搭配 POCO / 小米自家的配件才能带来最佳的充电效率,好在小编在搭配其他数据线还是能激活手机的 Mi Turbo Charge 快充。



4520mAh 电量够吗?在屏幕开启 120Hz 刷新率下以个人中度使用基本上都能超过 4 个半小时的亮屏使用,期间没患上电量焦虑症😆。此外,为配合新加坡防疫措施,蓝牙常开及合理追踪应用程序常驻后台。若是排除这两个耗电因素,相信使用一天半也不成问题。
当然,若是要外出游玩(虽然现在没什么机会),拍摄纪念以及 GPS 导航的话,建议还是带颗移动电源。


以下是简单的应用程序半小时电量消耗记录,屏幕亮度设定为自动,同时连接 Wi-Fi;蓝牙、GPS 及移动数据关闭:
应用程序 (30 分钟) | 消耗电量 |
---|---|
原神(最高画质 / 60Hz) | 13% |
YouTube (1080P HDR 视频) | 6% |
Netflix | 3% |



高通骁龙 870 芯片搭配 8GB RAM 对于较少运行游戏的小编来说已绰绰有余,且 UFS 3.1 ROM 在读取文件时也不至于出现迟缓的现象,大家不需要对这款手机的性能太过操心。
不过,手机预载的 MIUI 的体验就稍微不尽人意了,作为重度 Facebook 使用者的小编,MIUI 在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知出现延迟的现象,在 Facebook Messenger 尤为明显,往往必须打开应用程序才有大量信息涌入。而且 Facebook 的通知在下拉状态栏也出现信息无法完整显示的情况。
此外,MIUI for POCO 中的 Gmail、Google Drive 及 Google Photos 仍采用旧的设计。毕竟电脑或是其他品牌的手机,甚至是 Google Play Store 上都已采用了新的 logo 设计,不知道团队坚持采用旧 logo 的初衷/理由为何?虽然不是 bug,但这小细节对于已习惯新 logo 的朋友们来说无形中添加了学习成本。
上为 MIUI for POCO 的 logo;下为这三款应用程序在 Google Play Store 的 logo。



结语
这段日子体验下来,POCO F3 算不上完美,尤其在相机镜头的表现低于预期,再加上省去了 3.5mm 耳机孔,这两点的确命中了小编在购机时相当关注的条件。
好在 POCO F3 的屏幕、音效以及手感上都弥补了这两点遗憾,再加上高通骁龙 870 目前来说还是第一梯队水平的处理器,在使用期间对应绝大部分场景都游刃有余,且放眼望去许多友商同价位的竞品都采用低一级的处理器,对于预算比较拮据的性能党来说 POCO F3 自然更具吸引力。
轻薄机身伴随而来的就是电量的削减,但续航不至于崩坏,下班有其他活动的话也可以足够支撑。此外小编也很满意 33W 快充的效率。

那小米 10T 及 POCO F3 该怎么选?
撇开 144Hz (10T) 和 120Hz (F3) 不提(相信没多少人能感受出差别),对于从事私召车/餐饮外送行业的朋友, POCO F3 的AMOLED 反倒成了硬伤。虽然说小编手中另一台 OLED 屏手机用了三年仍没出现烧屏的现象,但这是 OLED 屏普遍存在的隐患。另外追求拍摄的朋友来说,目前来看小米 10T 会是更合适的选择。
若你相当注重手机的手感、屏幕显示效果及立体扬声器,那额外带有 Dolby Atmos 音效的 POCO F3 自然是不二之选。另外在 AMOLED 开启深色模式及刷新率调低至 60Hz 后,POCO F3 的续航(在 MIUI 不拖后腿的前提下)相信还能反超电量更大的小米 10T。
综合来看,POCO F3 完美继承了 POCO F1 的衣钵,再次以相当实惠的价格让消费者体验到顶级的芯片以及影音体验。虽然说“牺牲”了 IP67 等级防尘防水、无线充电或是超长变焦,以及在拍摄上“动了刀”,但在这个价位的体现上也属合情合理。若是和小编一样对无线充电及超长变焦拍摄的需求不大,倒不如做个明智的消费者,把钱花在刀口上,享受 POCO F3 旗舰级性能及视听体验。
- 同价位中性能表现属第一梯队
- Samsung E4 屏 + Dolby Atmos 加持双立体扬声器带来(同级中)绝佳的影音体验
- 轻薄机身,减轻口袋的负担
- 33W 快充,约 1 小时充满
- 拍摄表现低于预期
- 少了“极其先进”的 3.5mm 耳机孔
- 有待优化的 MIUI
售价
POCO F3 官方建议售价为 RM1399 (6+128) 及 RM1699 (8+256),整体而言已相当具竞争力。若是在优惠期间起步价更是低至 RM1299 (6+128) ,有兴趣入手的朋友就无需再犹豫。
若是打算入手长期使用的朋友建议入手高配版本,毕竟手机本身不支持记忆卡扩充,考虑到应用程序日渐臃肿,再加上通信应用程序累积下来的媒体文件,128GB 说不定很容易就碰到手机仍然流畅运行,可是储存空间不足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