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盒子的上半部除专属透明壳外基本上与 POCO X3 Pro 没有太大的差异,这里就不再赘述。



底部也同样是带橘色涂装的 33W 充电器及数据线,能在 52 分钟充满 4520mAh 的电池。顺带提一下,数据线充电器都舍弃了塑料包装(POCO X3 Pro 也是),看来小米真的注重环保了?

等等!还没完,在数据线的一侧其实还藏有一根 USB C 转 3.5mm 耳机孔转接线,包装上没有任何标识小编也差点忽略它的存在。若是你和小编一样“食古不化”,就不需要在另外购买咯!
是的,POCO F3 舍弃了“极其先进”的 3.5mm 耳机孔 😬

主角现身!包装简单列出了 POCO F3 的几个卖点,但实际上这款手机的亮点可不止于此!还有哪些?继续看下去吧!
手机的顶部六个开孔分别是扬声器、麦克风及红外发射器,底部则是扬声器、麦克风、Type C 数据/充电接口及 SIM 卡槽。没错,手机带有双立体声扬声器,除了 Dolby Atmos 全景声加持,还有 Hi-Res Audio 认证。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卡槽仅支持双卡双待,并不支持记忆卡,对储存容量需求价高的朋友,建议直上 8+256 版本。
POCO F3 本身支持 5G 网络,同时还有 Wi-Fi 6 以及 Bluetooth 5.1。

手机的后置镜头分别由 48MP (Sony IMX582) 主镜头 + 8MP 超广角镜头 + 5MP 长焦微距镜头组成。位于左上方的镜头模组采用长方矩形设计,相比 POCO X3 Pro 显得内敛不少。
小编手上拿到的是Night Black 镜面黑版本,比较容易粘满指纹;白色 Arctic White 则是磨砂工艺。另外发布会上还有一款 Deep Ocean Blue 倒是没有上架。


POCO F3 保留了实体指纹解锁方案,与右侧的电源键整合在一起,实体指纹键不仅在解锁速度上比较占优势,还能盲解锁,相比屏幕指纹来说效率高出不少。
另外最最重要的是,MIUI 团队似乎听到了小编的诉求,POCO F3 的电源键(终于!)加入了快捷功能,可以设定快速截屏、开启手电筒、启动相机等等,这便捷性可是屏下指纹媲美不了的。建议入手的朋友到 “设置” > “更多设置” > “快捷手势中”的 “指纹键轻拍两下”设定。
和同门 X3 Pro 对比,F3 的侧面边框显得更窄,再加上仅 7.8mm 的厚度及 196g 的重量,可谓塑身有成,抛开近年来高端机型在重量和体积上放飞自我的作风,给人傻大粗的印象,多了几分精致。

相信是基于重量和构造等方面的考量,F3 舍弃了升降自拍镜头方案,采用中置挖孔设计,不过孔径缩小至2.76mm,减低挖孔的存在感。

POCO F3 的 6.67″ AMOLED 屏幕不仅支持 120Hz 屏幕刷新率,同时采用了更低功耗的 E4 发光材质,还集结 HDR10+、MEMC 动态补偿、更高的对比度,更广的色域,再加上较小的自拍镜头开孔,整体观感上与 X3 Pro 比较是更高层次的存在,相当适合追求显示效果,常追剧的朋友。小编实测支持 Netflix 的 HDR 视频。


先前提到的 MEMC 动态画面补偿可到 “设置” > “显示” 中的 “AI 大师画质引擎” 开启,默认是关闭的。此外,在色彩风格里多了一个“真彩显示”,开启后屏能随周遭环境光的色温自动变暖和变冷色调。


小编手上的是 8+256 版本,另外还有 6+128 选项,两者都是 LPDDR5 DRAM + UFS 3.1 ROM。扣除预载系统及应用程序还有约 200GB 储存空间。POCO F3 搭载高通骁龙 870,关于这颗芯片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早前的报道。
若是贴文无法正常加载请到 Facebook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