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 Jobs在2012年发布了缩小版iPad——iPad mini,当时主要是给予消费者拥有低价版iPad的选择。直到2019年推出搭载A12 Bionic处理器的第五代的iPad mini,规格上超越了搭载A10 Fusion处理器的2018年和2019年发布的iPad,尔后的iPad mini无论在定位、定价及规格都比标准版iPad来得更高。
屏幕从以前的上下大边框、Home按键,到今年变成了正面没有任何按键的的玻璃面板,搭载A15 Bionic处理器,意外的是价位更高的第四代iPad Air上缺失的超广角前置镜头和后置闪光灯,都出现在今年重新设计的iPad mini 第六代(又称 iPad mini 2021,下称 ‘iPad mini 6″)。综合来看,今年推出的iPad mini,更是在部分配置上超越了第四代的iPad Air!

iPad mini 6虽然比第四代的iPad Air便宜(不多),配置也占了优势,那它会否真的是比较好的选择?
设计
iPad mini 6迎来了和iPad Pro及iPad Air相同的设计语言:全面屏幕、直角边框,乍看之下就像是一款mini版的iPad Air。这次提供了四款颜色:深空灰、粉色、紫色及星光色。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体验,这款平板得利于小巧轻薄,从背包上容易取出平板,甚至可以放入衣物里的大口袋。在地铁或公共巴士上可以像手机一样,随时单手握住观看视频或阅读电子书,双手玩横屏手游也不在话下。这种机身大小真的非常适合玩手游,尤其是习惯手机尺寸的屏幕的用户,试玩了PUBG Mobile、原神等体验后就会真的说“这个平板电脑的大小刚刚好”!




那没有了传统的圆心Home键如何使用指纹解锁?只需使用边框上结合Touch ID轻碰一下就解锁了,指纹解锁的电源键指纹解锁方面准确率高、也非常快,前提是手指要保持干净。
对手写或绘画有需求的用户,小编不得不推荐Apple自家的第二代Apple Pencil(需单独购买)。入手之后只需将此电子笔贴至右侧边框的磁力接点,就可以自动配对也同时供电,磁吸力非常强也收纳方便。
由于Apple Pencil磁吸所占用的位置太多,再加上会遮挡到音量键,因此设计师不得不将音量键改放到顶部边框。




影音体验
8.3寸LCD屏幕,2266×1488解析度,也是目前iPad系列产品中唯一一款采用接近3:2比例的屏幕,对比大多数iPad所搭载的4:3屏幕比例,显示多出约12%的屏幕内容。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在观看主流的视频时,上下黑边占用的面积有所减小。




* ☝️ 影片:JOJO的奇妙冒險 星尘远征军 来源:Muse Asia
可是采用最新的屏幕比例,就会导致部分第三方应用界面的左右两侧出现黑边(参考图下),这项问题只有应用开发者进行适配调整,才能解决此问题。


毫不意外的,iPad mini 6在色准及白平衡方面,依旧是十分准确,在任何角度观看屏幕也没有出现色偏问题。不过由于IPS LCD材质的先天性劣势:对比度范围最高1500:1,在观看视频时暗部细节没办法像OLED材质一样能够显示真正的纯黑色。
亮度方面,只能说日常使用没什么大碍,在暗部环境下使用最低亮度不会对用户非常刺眼,但最高亮度却只有500尼特,在阳光下就只能用“勉强看得见”来形容了。虽然支持YouTube HDR,但由于这款屏幕的发光结构是全局发光,最高亮度、对比度及动态范围有限,只能说播放HDR表现不是很有惊喜感。
此外,小编计算过四周的屏幕边框厚度,实际上与目前开售的iPad Air非常接近,但碍于整体尺寸缩小,在视觉上很难会有“全面屏”的观感。


刷新率方面仅支持最高60Hz,要是已经习惯了90Hz及以上的屏幕,滑动画面时感知还是很明显的。虽然可惜,但万一支持了iPad Pro系列独占的ProMotion 120Hz刷新率,要是超越了同样只搭载60Hz的iPad Air就基本上没有优势及销售的必要了。
用户们纷纷争论的iPad mini 6出现的“果冻效应”,苹果却声明这是LCD屏幕“正常的现象”。可小编从第一天使用就已经看得出非常明显,前些时候体验过搭载60Hz刷新率的旧款iPad系列却没有这些问题。所以要购买iPad mini 6的读者们建议先去体验真机,确认是否能接受。
若是贴文无法正常加载请到 Facebook 查看原帖
至于音效方面,iPad mini6所支持的扬声器都位于顶部及底部边框,以提供对称式声音外放,音质方面三频表现非常均衡,左右声道效果特别明显,尤其小编在试玩游戏时容易辨识到枪声发出的位置,但音质表现不如iPad Pro的四扬声器就是了。
相信有些读者会问:“iPad mini 6顶部和底部有四个喇叭开孔,不是四个扬声器吗?”
答案:不是,部分开孔是为了给予麦克风收入声音,也是为了对称设计,所以播放声音时确保别遮住扬声器的位置就好。
小编在图下圈出了扬声器正确的位置:




iPadOS 15
平板电脑的系统,就必须好好地利用大屏幕的优势。从iOS演变成iPadOS,让iPad设备在生产力方面拥有非常大的优势。从两个App分屏显示(隔壁的Android手机表示笑了一下)、桌面级应用体验,再到可连接无线键盘及滑鼠,演变成一台(貌似)笔记本,这些体验是在iPhone无法实现的。不过iPadOS在系统体验方面与iPhone的iOS十分相似,对iOS熟悉的用户其实不需要大量的学习成本去适应它。



这款iPad mini 6预载的系统是iPadOS 15。小编截稿前目前最新的系统版本是iPadOS 15.0.2,主要更新了安全补丁及不重要的问题修复。
锁屏依旧是iOS最传统的设计风格:中上方为时间及日期、中间为通知栏、右上角为移动信号(仅限Cellular版本)、位置图标(非固定时间显示)、Wi-Fi信号及电池百分比和图标。锁屏也会提示Touch ID正确的所在位置。
在使用 Touch ID指纹识别解锁后,锁屏界面中所隐藏的通知内容就会出现,再通过下方的导航栏向上滑即可前往iPadOS主屏幕。


主屏幕上,时间及日期的位置就会出现在左上方。主屏幕中就会出现应用图标及小组件(Widgets),小组件可以显示来自应用的即时信息。
屏幕下方的程序坞 (Dock)最主要是方便用户在使用应用时,无需回到主屏幕上就可以开启另一个应用。Dock 被一条“|”分成两个部分,用户可以把最常用的应用放置在程序坞左边。而系统和Siri会依据用户的日常习惯,在右侧显示上次使用的应用(可选择关闭),最右侧的图标就是App Library图标,点击它就会显示所有应用。




怎么定制主界面?长按主屏幕的空白处直到App开始抖动,就可以长按图标或者应用进行移动,也可以点按左上角”+”的按钮以查看所有的小组件,自行添加至主屏幕上。






如果任何一页的主屏幕上没有任何小组件,就会默认使用7 × 5格式的页面(直屏状态为7 × 4格式),反之就会变成6 × 4格式。
当横屏状态时更换图标或小组件的位置,然后切换直屏状态后再定制主屏幕,之后恢复至横屏状态,所有图标或小组件的位置没有出现任何改变。也就是说,系统只会保留用户的位置习惯,不会转换横屏或直屏状态后因为做出改变,而去影响用户保留的的位置习惯。




在屏幕往下滑就能弹出Spotlight(聚焦搜索)搜寻栏,用来搜索 App 和联系人,以及搜索诸如“邮件”、“信息”和“照片”等 App 内的内容,甚至是照片中的文本。用户可以查找和打开网页、查找图像以及查找艺人、演员、电视节目和影片的相关信息。用户还可以查询股票和货币信息,以及执行计算(包括单位转换),还可以选取要包括在搜索结果中的 App。“搜索”会在您键入时基于您对 App 的使用提供建议并更新结果。




从右上角的图标往下滑就可以呼出控制中心(Control Centre),控制Wi-Fi、蓝牙、闪光灯、亮度、音量、AirPlay投屏、开启专注(Focus)等等。如果进行视频通话可以开启人像模式(将背景模糊化)、人物居中功能、屏遮背景杂音等等,这些功能在任何自带视频通话的第三方应用是共享的。











在使用设备时突然有任何事物想记录至设备上?只需从屏幕右下角向上滑就可以呼出快速备忘录(Quick Note),记录任何资料即可。所有备忘录都可以在Notes应用寻找。
需要截图?可以同时点按电源键和(任何一个)音量键即可。拥有Apple Pencil就比较方便了,试用笔尖从屏幕左上角向上滑以截图,可小编有点不明白,这么快捷的功能为什么不能直接用手指操作,非得配合Apple Pencil?(Apple不是追求人性化体验吗?🤷♂️)




拥有了这么大的屏幕该如何同时使用多个App,或者如何创建App分屏?先开启应用,然后点按上方的三个圆点,就可以选择要实行什么样的App界面模式:



分屏模式:在分屏模式中,两个 App 会并排显示。您可以拖动两个 App 间的滑块,以调整 App 的显示区域大小。



侧拉:使用侧拉时,一个 App 会显示在较小的浮动窗口中,您可以将这个窗口拖到屏幕左侧或右侧。



中间窗口:在某些 App 中,您可以打开一个中间窗口,以聚焦于特定项目(例如,某个电子邮件或备忘录)。
或者,用户也可以从屏幕下方,稍微向上滑以呼出程序坞,并长按应用图标滑动到左右侧以实现应用分屏,用户也可以利用App Library中寻找其他应用。
用户也可以在多工任务时长按app上方的三个圆点,并滑动以更换应用界面的位置。
App分屏模式中,用户可以尝试在应用之间拖放,例如从任何应用长按图片或已选择的文字,拖拉至另一个App,省下使用“从App导出”的步骤。
分屏功能也可以实现同时开启两个Safari浏览器、Notes应用、Microsoft Word等等,用户们可以自行发掘分屏体验!小编勉强最多只能3个应用、一个YouTube (PiP)和Quick Note弹窗。(话说这样体验真的很奇怪……)
在相册App,透过“实况文本” (Live Text)功能,要是想选择图中的文字以进行复制或者翻译,只需长按并选择文字即可,也可以长按并拖拉到另一个应用以进行快速复制粘贴。




在启用相机或麦克风时,屏幕右上角会显示绿色的相机小点,或橙色的麦克风小点,从右上角滑下控制中心查看是什么应用在启用相机或麦克风,进一步加强隐私措施。




在换上全功能 USB-C 接口后,iPad mini 6得以支持连接许多配件,如USB-C拓展坞(Dock)、闪存盘、相机、蓝牙键盘、蓝牙鼠标、PS4 DualShock 4、PS5 DualSense、Xbox Series X/S无线手柄等等,甚至支持有线反向充电!这下可以在iPad一边轻工作一边玩游戏了。(大雾)
说到键盘,系统自带的键盘的字母键小于传统的键盘按键,使用系统键盘长时间打字体验并不是很好,有些吃力,也希望厂商可以提供像Magic Keyboard的全尺寸键盘配件。






若是有其余的Apple产品(如iPhone、AirPods、Mac等),iPad用户可以无需密码并手动链接iPhone的个人热点(Personal Hotspot)以连接至互联网、将iPhone复制的文字或图片直接粘贴在iPad、跨设备AirPods无缝切换、在iPad上接收iPhone的SMS、拨打或接听iPhone的电话(不支持第三方应用通话)等等……还有更多的连续互通功能可以到以下链接进一步了解:
这么好的系统体验,也难免会有遇到一些问题。有部分主流应用未针对平板电脑进行优化,例如Instagram、Carousell或Lazada等,不好好利用大屏幕的优势去优化界面,稍有浪费。




横屏或直屏互换时也会触发一切奇怪的bug,比如在主屏幕时旋转屏幕, Dock的位置一定机率不会改变;在直屏状态时换壁纸预览时,转换去横屏就无法将壁纸的上半部分拉下来;横屏状态更改壁纸位置时左半部分出现壁纸显示问题等。这些都是小编目前遇到的bug。
性能
iPad mini 6搭载的A15 Bionic处理器表现如何?小编使用了GeekBench 5和3D Mark测试性能表现以提供参考:








跑分归跑分,实际体验才会说话。从这几天的体验来看性能确实绰绰有余,双开应用打文稿、获取新闻内容来源、刷社交应用、试玩游戏等不是问题,其中手游大作原神(Genshin Impact)在高画质设定下,运行流畅度方面几乎毫无压力!
由于小编选择了64GB版本,在玩游戏同时进行录制屏幕,录制后结束后系统会在后台进行视频解码,再加上所剩余的空间不多(不能排除是否是64GB版本闪存慢的原因),就会开始出现系统缓慢!只要玩游戏不录制屏幕其实是没任何问题的。
小编测试了Call of Duty: Mobile、PUBG Mobile及原神的性能表现,可以到以下视频参考:
温控方面,小编在室温25度的环境中进行测试,开始时机身温度平均28度,在原神运行半小时后温度上升至平均39度,归功于机身大而有助于散热,并且温度集中在机身右侧中间(如图下),因此握持方面无需太担心。








续航和充电
性能强,要是不搭配大容量的电池,怎能对得起“续航好”?
苹果虽然没有透露电池容量,但宣称iPad mini 6拥有全天候的续航表现,小编使用将近一个月的体验后,续航表现非常满意,不过前提是小编入手的iPad mini 6是不包含支持移动网络,所以续航方面不会因拥有电信信号而有所减少,也要看用户的使用习惯,结果因人而异。
在进行测试前,设备会预先充电至100%,测试期间环境为Wi-Fi网络,开启蓝牙及自动亮度。由于只能居家办公的小编,只能在家用它来观看视频、玩些游戏、刷社交媒体、浏览网页、使用相机、打文稿等,结果达到接近10小时的亮屏时间。参考如下:








小编也额外进行耗电测试:连接Wi-Fi、开启蓝牙、同时声量及屏幕亮度调至 50% 的情况下,得出以下结果:*测试开始之前,设备预先让电量百分比降低后再进行计算,以得出正确的耗电百分比。
使用场景 | 消耗电量 |
---|---|
1小时网页浏览(Safari 浏览器) | 8% |
1小时 YouTube 视频播放(1080p 60fps) | 9% |
½小时原神(最低画质 + 30fps) | 9% |
½小时原神(最高画质 + 60fps) | 14% |
½小时 PUBG Mobile(Ultra HD + 40fps) | 10% |
八小时熄屏待机(包括接收通知时亮屏) | 5% |
充电方面,小编测试包装盒附赠了20W快充充电器,也额外测试65W PD的笔记本充电器,结果两者的充电速度没有非常大的差别,20W对许多人来说确实慢了些,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提升iPad的充电速度。
值得庆幸的是,iPad mini 6从万年Lightning接口换成了多功能的USB-C接口。加上欧盟要求未来的电子产品必须只持有USB-C接口,也就是说未来用户只需携带一颗充电器和一条数据线闯天下,减少额外的电子垃圾,小编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这边也带来从电量耗尽后充电效率给大家做个参考:
½小时 | 1小时 | 1½小时 | 充满耗时 |
---|---|---|---|
36% | 69% | 91% | 1小时57分钟 |
相机
后置的1200万像素镜头,搭载对比前代更大的f/1.8光圈,也首次搭载原彩闪光灯和Smart HDR 3算法,支持最高4K 60 fps视频拍摄等,配置有非常大的进步。但现在是处于“人人手上都有一款手机,就能随手随拍“的时代,小编确实很少看到会有人使用平板电脑去摄影。
要说使用平板电脑去拍摄,最多的优势只在可以当作更大的“取景器“、用它来扫描文档、利用AR(增强现实)等等。此外,这款设备由于没有原生搭载夜景拍摄,就真的别去谈相机的画质综合表现如何了。
至于屏幕上侧的超广角前置镜头,不仅在使用自拍时能拍出非常广的取景范围,最大的亮点就是自带的人物居中(Centre Stage)。
一般我们常用的笔记本电脑,绝大多数的自拍镜头都位于屏幕中上方,视频通话不会有位置不居中的问题。如果这款平板电脑机身处于横向状态,使镜头位置变成在左侧或右侧,并进行视频通话,就会发现人脸出现偏左或偏右的问题。
经小编实测,在测试场景下使用人物居中功能,系统会自动裁切只专注只显示人物头像上,从中解决人物出现在画面位置不自然的问题。 此外当身边出现另一个人就会自动将他人融入在画面中。
注:只有视频通话时才能使用此功能。
读者们可以参考以下的图集及视频以了解这颗超广角镜头,在自拍及视频通话的表现:
总结
这是小编第一次评测平板电脑。
小编其实手上有一款在2014年开售的第二代iPad Air,一款搭载9.7寸且非常大的平板电脑,用它来基本只是浏览网页和观看视频。虽然优先考虑入手第四代iPad Air,但预算有限,在户外便携会有所不便,加上小编已经有公司提供的笔记本电脑,所以就暂时先耐心等待最新的iPad mini。
入手之后,第一印象就是屏幕变小了,视觉感受确实感觉“稍微”缺乏震撼感,但用另一个角度去想:机身便携的优势,在家中躺着(不良示范)、乘搭公共交通时随手去使用它,轻盈的iPad mini 6就拥有单手握住屏幕的优势,总感觉在生活中减轻了不少负担。
综合体验来看,这款iPad mini 6非常适合用来追剧、玩手游、浏览网页等,基本就像是“大号手机”,但相机方面就当作“玩玩就好“。硬要说的话,除 iPad mini 6 外,其他iPad型号所搭载的大屏幕还是有许多优势:观看视频、多任务处理、打文稿、图片剪辑、绘画等体验会更好,这就要看用户要如何在便携和效率哪方面的需求较强,从而做出选择。


购买建议方面,64GB和256GB版本怎么选?小编入手的64GB版本,拥有约20个日常应用,再加上原神和PUBG Mobile这两款大型游戏,容量空间剩下不到10GB。所以如果是重度使用、下载许多手游、对容量空间需求大的用户,千万别入手64GB的版本,直接考虑256GB!
至于该不该选择Wi-Fi + Cellular版本,就要看消费者是否要在任何地方都保持连接至互联网,减少手机移动热点或公共Wi-Fi的依赖,也别忘了它可是支持5G网络(前提是电讯商和Apple要去适配设备)。
要说这款平板适合谁会去购买它?主要适合给拥有iPhone及Mac的消费者,利用Apple生态系统在使用效率方面会有一定的提升;其次是没欲望想更换手机,但想要一款能应付高效能及体验大屏幕的用户。比如一款老旧、或者低端手机再搭配一款iPad,确实是非常不错的组合。iPad本身就能容易应付许多事物,手机就当作提供iPad移动网络和基本的联络设备即可。
- 机身小巧且轻薄
- LCD屏幕表现不错
- 出色的双扬声器
- A15性能可靠
- 全天续航
- “环保”的全功能USB-C接口
- 支持5G网络
- 屏幕的果冻效应非常明显
- 屏幕最高亮度有限
- iPadOS体验些许方面有待优化
- 仅有64GB和256GB版本选项,价格比前代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