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手一机的年代,充电器及移动电源作为手机“续命”的主要方式之一,替不少人解决了电量焦虑症的烦恼。不过要旅行时还要个别携带充电器和移动电源,可说是不怎么方便。
那要是把两者合二为一,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体验呢?今天小人物编辑就来和大家分享 Tronsmart WPB01 充电器+移动电源二合一的简单上手体验。
开箱

产品包装的正面就能看见主角的真面目。不过这么小的产品,包装怎么那么大呢?其实主要是因为厂商附带了多个插座标准的转换头。硕大的 “2 IN 1” 字样更是让人一眼认出这款产品结合充电器及移动电源的特点。

多重保护措施,包括了过压保护、短路保护、温度过热保护以及 18 个月保家期限。
(PS:从盒子的背面的痕迹,看来运送过程中经历了些意外,这里给运输公司留个差评。)
WPB01 带有 USB-C 和 USB A 输出接口各一个,输出功率同样是 5V/2.4A=12W。WPB01 内置移动电源的容量为 5000mAh。另外可以看见电源输出口带有 VoltiQ 的标识。
VoltiQ 是什么?
VoltiQ 是 Tronsmart 独家技术,透过智能芯片识别接入的设备,自行调整输出的充电功率。透过 VoltiQ 技术,除了避免输出超标的电力导致设备损坏,也可以让需要更多电力的设备获得最理想的功率,提升充电效率。


电量指示灯是采用触控方式启动,个人比较喜欢传统按键的方式,毕竟在使用期间误触了几次而且指示灯亮起的次数越多,对电量也消耗得比较多,对于习惯在把移动电源和手机握在手里边充边用的朋友可能要留意咯。
产品本身采用中/美规可折叠式插脚设计,用作移动电源时能够把插脚收纳起来放在口袋里,提升便携性。
配合包装内附上的英规、欧规及澳规标准转换插头,到不同国家也能够完美兼容。
充电测试
这里就拿了 Redmi Note 9s 以及 iPhone Xs Max ,分别在接上插座以及移动电源模式下进行测试,两种模式的输出功率都相当接近,这里就替大家整理为:
- USB C 及 USB A 单口充电时两台机型获得的充电功率
- USB C 及 USB A 同时为两台手机充电时的功率
1. USB C / USB-A 单口充电
单口充电 | USB C | USB A |
---|---|---|
iPhone Xs Max | 7.26W | 10.55W |
Redmi Note 9s | 8.18W | 7.48W |
2 USB C 及 USB-A 同时充电
依照官方的说明,在两个接口同时充电时的总输出为 12W,不过小人物编辑得到的结果比官方来得高。无论如何,以下是 USB C 及 USB A 同时为手机充电时获得的充电功率:
双口同时充电 | USB C | USB A |
---|---|---|
iPhone Xs Max | 6.97W | 6.23W |
Redmi Note 9s | 8.18W | 6.75W |
那要是 WPB01 的内置电源耗尽后,能不能为手机和内置移动电源同时充电呢?是可以的。
小编尝试在 WPB01 电量耗尽及内置移动电源满血的情况下为手机充电,发现手机充满所耗费的时间几乎一致,倒是 WPB01 “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充满的时间更长。在不给任何设备充电的情况下, WPB01 内置的移动电源充满共耗时 2 小时 40 分。
然而, WPB01 在内置移动电源电量耗尽后,必须接上插座才能充电,在一些户外场景下(如开车时)就无法透过其他方式为产品进行充电,是小编觉得比较可惜的一点。
小结
总得来说,Tronsmart WPB01 结合充电器与移动电源,这一类二合一的产品对于办公室及户外两边跑的上班族来说相当实用,又或是让使用者外出旅行时轻便出行。


除了之前提到必须在有插座的地方才能为 WPB01 充电这一点,目前在充电方面表现得较为保守的 iPhone 12 系列已支持 20W 的快充,Tronsmart WPB01 仅 12W 的峰值输出就显得相形见绌。而且内置移动电源电量耗尽后耗时 2 小时 40 分充满,小编倒是希望能再进一步缩短。
随着氮化镓(Gallium Nitride, GaN) 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大功率且体积轻巧的充电类配件面世,希望 Tronsmart 能利用氮化镓的优势,让 WPB01 的接班人具备输出功率更大,支持更多充电协议,以内置电量更大,那样相信能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 结合充电器与移动电源
- USB C 及 USB A 接口,适配更多种类的电子设备
- 附可换式国际标准转换插头,免去出国时携带转换插头的必要
- 充电功率稍低
- 缺乏对主流充电协议的支持
- 必须在有插座的情况下才能为 WPB01 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