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平板,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 iPad,因為早年Android 平板的乏力,加上軟件層面的缺失,讓早期的 Android 平板確實不那麼好用。
我上一次使用 Android 平板還是在我是用 Samsung 全家桶時候的 Samsung Galaxy Tab 7 FE,說實在感覺不錯,甚至有些點是 iPadOS 目前都沒辦法做到的。

說回今天的主角,Xiaomi Pad 6,先從外觀上來說,捨棄了上一代的塑料機身,金屬機身不管是拿在手上還是看在眼裏质感都非常順,有種拉长版 iPad Pro的既視感。



四喇叭的設計加上 Dobly Atmos 的加持,對於喜歡追劇的朋友也很不錯。螢幕方面升級成 7 檔 144Hz 刷新率的 2880×1440 的 LCD 屏幕,會自動根據場景切換刷新率之餘,不管是飽和度還是對比度我都覺得相當舒服,可能就螢幕亮度比較遜色一些,但整體外觀看起來沒有廉價的感覺。
稍微可惜的可能就是馬來西亞沒有 cellular 的版本。




外觀上真要挑,就是它後置鏡頭模組的設計了,雖然說和 Xiaomi 13 系列擺在一起能看出統一設計語言的概念,但實際上它只搭載一顆 13MP 鏡頭,弄成那麼一塊說實在的 duck 不必。

處理器這次升級成了萬年 Snapdragon 870,說實在這顆神 U 的設備我前前後後應該用了四五台,放到現在 2023 其實都還是順暢的,只是沒什麼驚喜。但價格定位妥妥地適合苦命打工人。
充電方面有 33W 快充,沒有跟上 67W 有點可惜,但是想想平板的充電頻率不像手機那麼頻密,再加上托 8840mAh 電池得福,使用下來並沒有遇到電量低的情況, 所以我覺得即使花差不多一個半小時充滿還是可以接受的。




平板對於我的日常使用來說,屬於錦上添花和減輕每日攜帶負擔的設備。因為拍攝的關係,我很常會需要一塊屏幕做監視屏,在這點上 Xiaomi Pad 6 的 11″ 自然比起我的 iPad mini 6 的 8.3″ 看起來更舒服一些,更高的分辨率也確實有幫助,電量續航力也更長一些。


正所謂“買後愛奇藝”,娛樂方面,11″ 的螢幕觀看視頻那叫一個爽,尤其是 16:10 的比例,黑邊比起 iPad 系列少了很多,再加上 Dolby Atmos 認證四揚聲器,看電影臨場感給好給滿。
網頁遊覽方面大概會比 iPad mini 多出一行的內容,基本上差異不大,但屏幕大,文字內容自然可以看的更清楚。
玩遊戲方面,說實在11″ 捧在手裏真的不是太舒服 ,這點我還是覺得手機或是小平板會比較適合(iPad mini 依舊是目前的蹲廁神奇)。不過如果是遊玩雲端遊戲或是可以外接手把的遊戲就另當別論了。大銀幕和 16:10 的比例玩起來真的很舒服。
對了,要是你真的願意,就像前面提到的,你還能接上屏幕玩個痛快。




用下來我覺得Xiaomi Pad 6 是一個相當稱職的平板,1299的起售價,144Hz 的 2k 屏幕,足夠應付的處理器,還有 USB 3.2 都是可圈可點的。
稍微不足的,可能不是他的硬體,而是安卓平板的生態。比如說我常用的 Adobe 全家桶,在 Play Store上只有一個 Acrobat PDF,而 PS(非 Express 版),AI 通通沒有。這點對於我一個會使用平板來做生產力的人來說多多少少減低了吸引力。但無奈的是這並非 Xiaomi 能夠解決的。


「你的下一台電腦,何必是電腦?」
講真這句話聽到爛了,但是我仍舊認為平板可以減少電腦部份的使用場景,但是卻不能完全取代電腦,它終究只能填補手機和電腦之間的空隙,在輕便至於能夠帶來生產力,最多算一個過度。
我的下一台電腦仍舊是電腦,平板對我來說也依舊不是必需品,無論 iPad 又或是 Android 平板都是如此。但是是會讓我日常工作生活更省心,放工後又能夠用於娛樂的一個設備。